4月16日,来自130个国家驻华使馆的198名高级外交官,和109家跨国企业的137名代表参加了中联部举行的“一带一路专题解读吹风会”。会议由部长助理丁孝文主持,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国务院推进“一带一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欧晓理分别向外企代表、各国使节详细讲解了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并对与会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做了具体的解答。
概括
张燕生首先做概括性论述。他指出,“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是“五通”:
首先是政策沟通:建立外交讨论平台,为解决必然出现的多边问题开绿灯。
其次是设施连通:包括道路网、航道网、能源管道、电力网、通讯网在整个欧亚大陆上铺开。
第三是贸易连通:以广泛建立自由贸易区为愿景,追求各国之间投资和贸易比北京和天津两地还便利畅通,目标是货物产品零关税,服务业产品低关税。
第四是资金融通:创新思维,办好亚投行,用丝路基金支持中长期投资开发,促进各国货币互换。
第五是民心相通:做到各国百姓相互信任,每年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提供一万个到中国留学的奖学金名额。
张燕生指出,“一带一路”旨在沟通新兴的东亚经济圈和欧洲发达经济圈,范围涵盖44亿人口,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贸易总量的1/4。其中核心是贯穿亚洲内陆的欧亚大通道,也就是新欧亚大陆桥。海上丝绸之路则以重要港口为节点,连接整个“一带一路”经济带。其愿景是,建立以发展为主题的新型合作,通过探索平衡发展、绿色发展和包容性发展等发展模式,让沿线各发展中国家在“一带一路”中实现共同发展。
习主席强调过“国虽大好战必亡”,中国将和平创建“一带一路”,推动沿线各国建立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中国的边疆省份尤其是西南省份虽然不够发达,但会以举国之力建设“一带一路”,为“一带一路”提供最坚实的经济支持。
各国
土耳其企业家联合会代表:在“一带一路”规划中,土耳其占有什么样的位置?会从中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张燕生:“一带一路”的核心是沟通整个亚欧大陆。土耳其地处亚欧节点,会从中多方面受益。中国也要和土耳其等国交流,从中获取和穆斯林人民打交道的经验,共同发展经济、反对恐怖主义。
哈萨克斯坦大使:我们是距离海洋最远的大国。请问哈萨克在60多个国家的“一带一路”规划中有什么样的位置?“一带一路”规划是否能允许我国使用中国的太平洋港口?会不会成立一个国际组织来承接“一带一路”经济圈的政治规划?
欧晓理:在“一带一路”规划中,所有的交流都是基于互利原则进行的。你提出的使用港口的问题并不存在,因为连云港已经和哈萨克斯坦合作了很久。上次中哈联合建设港口的仪式还是你们总统和习主席共同剪彩启动的。
“一带一路”合作,既是一场集体舞,也是交谊舞。我们的合作主要还是依托于双边互惠谈判进行的。但也不排除建立统一国际组织的考虑。比如说今年可能会在中国召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高峰论坛,明年可能在西安举行。大家来决定“一带一路”的细节。
爱尔兰大使:请问具体有哪些国家被包含到“一带一路”规划中?我听到的版本有40多个国家的,有80多个国家的,刚才哈萨克大使还提到了60多个国家的数字。能否为我们提供一张具体的地图?
另外,爱尔兰虽然在大西洋,但和中国联系也很多。我们也希望加入“一带一路”的建设。据我了解,爱尔兰至今未被包含到“一带一路”的规划中,我们应该怎么加入?需要申请还是等中国的通知?
欧晓理答:正确的说法是现在有60多个国家对“一带一路”表达了积极的兴趣。如果我们做的好,大家觉得有意思,那么60可能会变70-80,否则就可能变40-50。欢迎所有国家积极加入“一带一路”建设。
罗马尼亚大使:能否具体解释一下丝路基金和亚投行的运作模式?中国已经倡导了一个中东欧16+1投资基金,其中有11个欧盟国家,5个非欧盟国家,相互之间的投资政策有很大差异,已经带来了很多的问题。现在国家增加到60个了,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规则?怎样处理各国政策不一的问题?另外,能否具体解释一下“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考虑?我已经看到了你们发给我们的调查问卷,你们自己对“一带一路”的规划尚且还要提问题,我们自然也会有疑惑。
欧晓理:“一带一路”的确是中国发起的倡议,但绝非地缘政治战略。这是中国承担大国责任,共享发展经验,拉上大家一起发展经济的方案。政府之间的确要加强沟通,签订足够多的投资协定,也为意外情况准备预警应急机制,但最终决策权在企业家自己手上,风险由投资者自己去判断。丝路基金是中国独家的基金,问题不大,亚投行是多边合作,肯定会有很多问题,但我们相信一代人会比一代强,我们的子孙一定能在和平发展问题上处理的更好。
马尔代夫大使:中国人怎么和如此之多的国家同时打交道?我们是个小国,在“一带一路”中怎么体现自己的作用?
欧晓理:你们国家虽然小,却是中国人都想去看看的国家。我想说,大国有大国的威风,小国有小国的志气。“一带一路”不会区分大国小国,一定一视同仁。
丹麦大使:我国有马士基等许多海运大企业,请问“一带一路”的海上交通由谁负责?私营企业还是国企?中国还是别国主导?
欧晓理:交通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扇骨,经济是扇面。海上运输大家按照市场原则来,都有机会。
东帝汶公使:我在联合国机构工作过,被联合国派到土库曼斯坦工作过。我知道美国、世行、欧洲都有类似的欧亚开发计划,或是中亚开发计划。中国是否考虑过“一带一路”规划和既有的国际开发规划有重复?有交叉?联合国经常会做许多矛盾的开发,做重复建设,中国如何避免这种局面?
欧晓理:各国在国际上有不同倡议,不同诉求很正常。的确“一带一路”和以往的开发有一定重合之处,但我们可以通过多边谈判来对接各种规划。比如说蒙古国有一个草原之路倡议,也和欧亚大陆桥相关。我们在中蒙俄元首会议上就建议把这个倡议变成中蒙俄的三方合作。一带一路也一样,我们寻求最大公约数,不冲突,不对立,保证所有国际开发都有利于沿线人民。
企业
日本三菱公司:关于“一带一路”的各种政策、名词说的太多,我们有些“消化不良”,很需要一些具体的解释。另外,日本似乎被排除在“一带一路”计划之外,那么日本企业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开发?
张燕生:不是说只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才能参与开发,举例来说,深圳和上海是中国比较发达的城市,在长江经济带开发中,这两个城市都能提供先进的制度经验。现在“一带一路”规划要开辟道路、搭建舞台,全世界的企业都可以积极参与,日本企业当然也会有自己的角色。过去35年,中国13亿人的巨大市场和发展潜力吸引了欧美和日本的先进企业来华合作,成果很不错。 “一带一路”建设涵盖了一个44亿人的更为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也更为可观,面向未来35年,欧美和日本企业当然更有理由积极参与。
道达尔石油公司代表:“一带一路”沿途有很多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一带一路”规划是否考虑了进一步开发油气资源的新模式?我们应该如何介入?
张燕生:我们希望中国公司和各国本土公司都能平等地开发油气资源。现在有一些国家,石油相关产业异常发达,其他产业却几乎停滞,这种结构不平衡对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在“一带一路”开发中,必须注意不要留下衰败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要在油气资源用完之前给当地留下繁荣的产业,留下基于可再生新能源的产业。务必不能让石油给当地造成“荷兰病”。
SGS通用公证行代表:中国政府在很多领域坚持实行本国的行业标准,对某些国际标准实施了抵制,并将这种做法视为一种安全措施。请问在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政府是否仍然实行这样的政策?如果是这样,这是否意味着像SGS这样的集团将没有多少参与进来的机会?
张燕生: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一方面是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才流失严重,希望这些服务于大型国际公司的高端人才能够“归队”,投身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是不是也有某些国际标准过高的问题,一个中国的养牛大户,对方来谈并购,带着一个团队的高级核算师、评估师、会计师,完全脱离实际。
大众汽车代表:“一带一路”计划包括欧亚大陆的道路互通。那么,请问公路交通在这个“一带一路”的规划中占什么位置?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开车从北京去荷兰?
观察者网:“一带一路”规划强调了陆上交通的贯通性。但我们知道,陆地交通和海空交通有一定区别,不能绕行公海也不能无干扰通过。必须修建地面基础设施。那么我想问一下,如果沿线有一个或多个国家不愿加入这个交通网,不配合新建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将如何应付这种局面?
张燕生答:哪个国家在国内修路,也不可能直直地修过去,一定会有钉子户。但不是说有钉子户就不修路了。我们搞“一带一路”,必须是两厢情愿的事情。我们会劝说沿途国家修建基础设施,开放天空,但如果有国家不同意,我们宁可绕过去也不强制。
观察者网:过去几十年,两岸四地的合作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发挥了一个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请问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无可能建立起一个带针对性的两岸四地合作框架?
张燕生答:这是有可能的,过去的35年,两岸四地的经济合作很成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展开,一种面向未来35年发展的新合作模式会逐渐成型。新的35年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三中全会突出市场,四中全会突出法治,中国不会再像过去35年那样很艰难地摸着石头过河,今天中国已经有了更高的标准,有了新的常态,可以扶着更坚实的东西过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