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兼全球总裁鲍达民(Dominic Barton)日前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期间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首先让全世界意识到了基础设施发展的这一需求,并将带动电力、商业服务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发展,将会是巨大的商业机遇。
在他看来,“一带一路”的提出,“是一件好事。中国有庞大的资本。虽然中国自身仍有许多事情要做,但从发展的角度来讲,现在向外发展正是时候。”
对于“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的风险,鲍达民指出对此必须小心谨慎,在“一带一路”中引入多国公担风险的同时,应进行风险保险机制、区域商事仲裁机构等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此外还要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
鲍达民同时是亚洲开发银行(“亚行”)顾问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国开金融顾问委员会成员,对于近期“炒得火热”的亚投行,他认为,现在倡导的亚投行不是中国一个地区的银行,而是世界性质的。欣慰看到中国对亚投行的管理思想很开明,希望亚投行建成一个多边组织。
中国高层发展论坛期间,麦肯锡公司发布了《多赢的“一带一路”:让梦想化作现实》的专题报告。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实施的关键是能否改变中国以往的海外模式,并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同时建议,“一带一路”可围绕基建设施、产业发展和民生福祉三项重点主题,发挥智慧、资本、领导力、劳动技能和绿色发展五大关键要素来建设。
“一带一路”使世界发现新需求
第一财经:您对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第一印象和现在的认识是什么?
鲍达民:首先,此提议在各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在过去一些年里,世界经济经历巨大发展,例如,美国的洲际铁路使各州的经济联系更紧密。“一带一路”将是基建方面的巨大成就,不仅是美国,世界也需要这样的进步。
一带一路的提出,从对全球经济贡献的角度,贡献将是巨大的,也许规模仅次于“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美国州际铁路网的建设,将美国整个经济联系起来。“一带一路”规模更大,但我想强调当今世界需要这样的基础设施,需要“一带一路”。
过去30年的贸易路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上有一些地方仍然没有被覆盖,“一带一路”覆盖了亚欧地区没有任何线路连接的地带,也就是严重缺乏基础设施、贸易往来稀疏的地区。麦肯锡预计在未来的30到40年内,“一带一路”会为沿线地区的GDP带来80%的增长。当然前提是我们仍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需要公路铁路能源建设,还需要人文交流、人群流动、新想法和数据等。
中国首先做的就是(通过提出一带一路)使世界发现了新需求,中国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第二点,“一带一路”必须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把它放在第一位。要解放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内陆国家的生产力,这些国家拥有人才,都有潜力成为农业生产大国。由于是内陆国家,与世界的联系并不特别紧密,所以通过建立“一带一路”,他们的收益会很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对“一带一路”这一提议很兴奋。从很多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一带一路”对反恐和地区安全也是有帮助的,它为沿经济带40%的无业青年提供就业机会。
亚投行应具有世界性质
第一财经:您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很好的提议,但时机的掌握和自身的能力也很重要。您认为,中国在这时候提出来,从时机和能力的角度来说恰当吗?
鲍达民:我看这是一件好事。中国有庞大的资本。虽然中国自身仍有许多事情要做,但从发展的角度来讲,现在向外发展正是时候。
就像2000年前张骞出使西域那样,中亚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加大,也带动中国经济增长,所以这符合中国利益。
现在倡导的亚投行不是中国一个地区的银行,而是世界性质的。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也讲到,他希望亚投行的管理阶层来自不同国家,所以我觉得亚投行会顺利筹建,并发挥作用。
不只是中国,加拿大也表示愿意用退休基金投资,还有长期积累的私人资本都正在找出路,也有很多长期存款希望投资基建。但要他们自己去投,比如投巴基斯坦,他们是不会去的,风险会很大,而亚投行(去投资)可能就比较安全。
应建设“一带一路”跨国仲裁机构
第一财经:“一带一路”投资都是在海外市场,部分人士担心投资风险问题。您对此怎么看?
鲍达民:这个担忧很有道理,我们也必须对此小心谨慎。但我觉得可以有其他方式。比如,资本不一定全由中国承担。中国可以占较小一部分,其他成员也参与投资,如英国意大利会投资的,因为他们有商业利益在其中,也可以吸引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些想进行长期投资的成员,希望有中国的稳定发展作后盾。
另外,还要建立相应机制,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比如政府可以为企业建立风险保险机制,提供风险咨询服务,建立区域商事仲裁机构来解决跨国争端。中国还应积极推动建设“一带一路”跨国仲裁机构。
不必盲目照搬模型
第一财经:中国财长楼继伟在发言中表示,将来亚投行的管理会比较复杂,您对此有何见解?
鲍达民:我想在这里引用李光耀前总理的话,“我们必须从容应对矛盾,强求一致并非必要(You have to be comfortable with contradictions, consistency isn’t necessary)。”在我看来,楼部长想说,各国政府的现实各不相同,所以有时候组织公布的一些看起来很好的政策不一定适用于这个国家。因此,各个国家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如本国的政治情况、人才、时间规划、挑战等,来执行政策。
第一财经:麦肯锡在非洲参与程度很高,您怎么看中国在非洲的角色?
鲍达民:麦肯锡在非洲有很多办事机构,而我也在许多非洲国家待过。非洲国家的政府和当地商人都很欢迎中国的到来,而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带来了资本,更重要的是中国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公路。我对中国与东非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很感兴趣,如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等,按照中国标准修建的铁路确实把这些国家都联系在一起。
对中国发展建设能力充满信心
第一财经:在“一带一路”的倡导下,中国与其它国家进行产能合作,可解决部分国家缺乏电力、水、道路等最基础的生产设施,在这种艰难条件下,您觉得中国是否能完成这一愿景?
鲍达民:您说的这些情况都存在,但在30年前,中国也是这种情况,看看北京。像基辛格所说,如果把北京20年前的照片拿来看,他可能会大笑说你这是在开玩笑吗,北京怎么可能是这样。所以,中国能做到,其他国家也能。
各国还可以从中国身上学到很多,不仅是有关GDP增长方面的,更重要的是它的另外两方面。包容性增长,这与公平合理分配经济增长有关,还有绿色增长,因为我们不想要污染。各国可以学习中国这些最新的理念思想,用新方法来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最新的理论和科技都被运用于此。所以,我对中国的发展建设能力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