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做客”甘肃嘉峪关 “对话”丝路旅游 新闻中心 一带一路门户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城市篇

中央媒体“做客”甘肃嘉峪关 “对话”丝路旅游
一带一路 www.edailu.cn 2015-06-17 来源:一带一路·重庆经济合作中心    点击:2239次



      616日,“东方艺术宝库”莫高窟、“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皇帝问道圣地”崆峒山……“徜徉在这些古老遗址之间,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神游汉唐,与飞天共舞,和佛陀对话,尽情领略数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616日,在甘肃嘉峪关举行的丝绸之路旅游媒体对话会上,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亲自“代言”,向海内外媒体嘉宾力推丝绸之路甘肃段艺术瑰宝、壮美风光和别样人文风情。


      当日,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社、环球网等的媒体代表和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的专家学者聚首嘉峪关,围绕“丝绸之路旅游发展的历史机遇及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对话,献计丝路旅游,畅谈陇原印象。


      夏红民说,黄河石林、黑河湿地、丹霞奇观、雅丹地貌等雄奇的自然风光叠加古老的历史文化,甘肃旅游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此次举办媒体对话会,就是要发挥媒体传播的积极作用,推动媒体在促进丝绸之路旅游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同时,奏响丝绸之路的新乐章。


      在对话会上,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谢国明说古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全境,自古以来,甘肃一直是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贸易和交流的重要通路和融合之地,是中国与欧亚各国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交通运输的必经之道,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主要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是名副其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向西开发后,甘肃是必可少的重要通道和平台,“发展文化旅游,甘肃赢在厚度和深度,“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一眼万里”“一步千年”已有的这些描述,充分体现了甘肃文化的深厚”。


      但是,在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甘肃要摒弃门票观念”,他认为,甘肃景区取消门票机制,可集聚更大的人气,获得更大的收益,“国内一些景区牺牲了一时一景之利,却有了长远的利益,吸引了游客的大量涌入和投资者的蜂拥而至”。同时,通过发展休闲游、乡村游等增加当地群众的参与性,加大旅游的带动力,不仅让游客体验到丝路风光之美,也能让沿线群众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曾“三游”甘肃,到过敦煌、麦积山等著名景点,“站在嘉峪关关楼上,看着那辽阔的戈壁滩,脑海里浮现出‘大漠孤烟直’的古诗,非常让人震撼,而甘肃的这种边关文化,很少有地方可以比拟”。


     “丝绸之路旅游不仅丰富人们的休闲生活,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提升沿线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沿线国家和城市人民的文化相亲,和民情相通,为共建‘一带一路’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新华社甘肃分社总编辑陈俊讲到,他认为应打造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品牌,努力实现“专、特、高”,切忌陷入“散、乱、平”,同时发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国家级平台的旗帜作用,将丝绸之路旅游与丝绸之路文明的传承和沿线文化产品的开发、文化产业的创新等深度融合,努力追求丝绸之路点、线间的互联、互通、互利。


      当前,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的战略目标,以加强人文交流为主要内容,大力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利用正在进行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把文化旅游作为强省和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切入点,全面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对话会,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展示丝路文化的人文价值,让更多的人走进甘肃,体验丝绸之路的神奇,感知陇原大地的独特魅力,与我们共享机遇,共赢发展”。夏红民说。

 

征稿启事 | 摄影活动 | 图文故事 | 免责声明 | 隐私保护 | 服务项目 | 技术合作 | 职业发展 | 理事会 | 关于我们 | 领导小组 |  项目报送备案 | 我要咨询 | 我要投诉

网站名称:一带一路门户网
主办单位: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行政中心:重庆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26楼(渝中区人民路252号)
全国服务热线:13901152863(北京) 13308315638(重庆)
企业邮箱:edailu@163.com  464067221@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渝ICP备15000646号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备案号: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1484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备案号:915001123223910402
技术支持:总部城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Copyrights©2014-2024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门户网(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有限公司)



中央机构网站
地方人大网站
相关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