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论“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大关系 新闻中心 一带一路门户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机构观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论“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大关系
一带一路 www.edailu.cn 2016-05-27 来源:一带一路·重庆经济合作中心    点击:4253次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一带一路”时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处理好我国利益和沿线国家利益的关系,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关系,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务实推进和舆论引导的关系,国家总体目标和地方具体目标的关系”。以辩证法思维,可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概括成“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大关系。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一带一路”时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处理好我国利益和沿线国家利益的关系,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关系,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务实推进和舆论引导的关系,国家总体目标和地方具体目标的关系”。以辩证法思维,可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概括成“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大关系:

    (一) 虚与实的关系

    一些西方人用习惯看油画的心态质疑“一带一路”,认为它缺乏清晰的内涵、路线图,其实“一带一路”不是简单的倡议,是愿景和行动的结合,是内外发展的结合。拿习近平主席的话来说:“‘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因此,“一带一路”既是山水画也是油画。对外讲“一带一路”既要注重写意,也要兼顾写实:对世界与地区大国、文明古国可以宏大叙事,着眼长远,激励文明的共同复兴;对小国、弱国则注意细节,多讲“一带一路”给当地、当下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二) 冲突与融合的关系

    尽管“一带一路”涉及的很多国家处在欧亚大陆文明断裂带,但是在断裂之外我们也应看到文明的融合。比如阿富汗,处在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一书所描绘的文明断裂带,但我们也看到伊斯兰教、佛教并存的现象,巴米扬大佛就是活生生的例证。因此,建设“一带一路”要树立辩证思维,既要看到文化、语言的隔阂,比如中国与许多邻国彼此间心理距离远大于沿线国家与西方距离,也要看到民心相通存在千年之久,共同的历史记忆普遍存在。要挖掘被现代性掩盖的传统性,让历史的记忆在今天形成共鸣。因为我们仍然在与西化的世界打交道,沿线许多国家是欧洲前殖民地,建设“一带一路”就要抓住欧洲。

     (三)机遇与风险的关系

     《易·说卦》曰:“坎为通。”这是辩证看待“一带一路”机遇与风险的写照:机遇和风险是一枚银币的两面。既要看到风险虽然不可避免,但是机遇也切实存在。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一些中国学者很早就这么说。但是,他们说的时候是想表明中国提供国际合作公共产品的机遇,而其他国家可能感受到中国经济扩张乃至军事扩张的威胁。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带一路”的样板房、示范区,形成“抓住中国机遇,早得益;杜撰中国威胁,早受累”的景象。对外讲“一带一路”不可把机遇讲得太满、太多,一定要客观、冷静分析风险,否则对方会质疑“too good to be true”(有这么好吗?)。正因为风险无处不在,所以需要共商、共建、共享。主动讲问题和风险,体现了中国人的自信。

    (四)我国利益和沿线国家利益的关系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这是不少人的疑问,包括中国人自己都开口闭口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其实,我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但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建设“一带一路”,既有中国产能过剩的客观需要,也有沿线国家对中国优质富裕产能的渴求,故此形成国际产能合作与装备制造合作机遇,更多的还是沿线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出与其人口在世界上的比例严重不匹配,前者才是后者的一半,故此才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如此欢迎。可以说, “一带一路”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它既是中国模式的体现,也在帮助实现其他国家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它在解决中国发展问题,也在解决世界发展问题。

    (五)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发挥政府把握方向、统筹协调作用,又要发挥市场作用。政府要在宣传推介、加强协调、建立机制等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同时要注意构建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广泛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合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

    的确,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发挥社会积极性,尊重所在地区社会习俗和法律标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要求。“一带一路”建设不能完全靠政府,否则让人家觉得这是战略,也不可持续,风险极大。通过政府服务,让企业,通过公私合营模式(PPP),成为“一带一路”的主体,通过市场化运作,符合国际规则,才能打消国际疑虑,更好与其他合作架构、发展规划对接。国有企业开始起主要作用,但在市场化较高的国家,就要注意反倾销、反补贴的问题,要符合劳工、环保标准,对于非WTO成员国则要尊重当地历史文化与宗教传统。过去,中国企业走出去重视与对方政府打交道,不够重视社会层面沟通,与当地NGO打交道缺乏经验。如今“一带一路”要接地气,要让“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等飞入“一带一路”寻常百姓家,从全球化到本土化转变,就必须发挥好行业协会、华人华侨的天然纽带作用。企业走出去既要重视投资利益,更要赢得好名声、好口碑,遵守驻在国法律,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六)取与予的关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潜力大,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先予后取、多予少取,甚至要转让技术,帮助对方制订法律和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要统筹我国同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具有差异性的利益关切,寻找更多利益交汇点,调动沿线国家积极性。”毕竟,“一带一路”是百年工程,要从改革开放前阶段的“互利双赢”向“合作共赢”的思维转变,利我与利他结合、双边与多边结合、取与予结合,既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心,言行一致,致力于共同繁荣发展。

    (七) 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关系

    古代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今天的“一带一路”也同样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尊重各国人民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加强同沿线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广泛社会基础。要加强同沿线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努力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共同营造良好环境。要重视和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为此,“十三五”规划纲要第五十一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共创开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列为第三节专门论述,既强调合作共赢,也强调交流互鉴,建议加强青年交流,用好互联网,建设“一带一路”媒体联盟、智库联盟,打造形式多样的地方伙伴关系和人文交流机制。

    (八)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

    不同于另外两大发展战略——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主要在国外,要统筹好对外开放和维和国家安全的关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比如,“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半数为伊斯兰国家,主要又是通过新疆地区实现互联互通,这给国家安全带来挑战。中亚、东南亚地区的三股势力也通过互联互通更便捷地进入中国,增强我安全风险。“一带一路”建设本身需要我大量劳务人员和法人走出去,长期在国外工作、生活,海外利益风险大幅上升。当然,建设过程中安全风险增大,互联互通最终有利于消除种种安全风险,尤其是民心相通本身就是对安全风险最好的解药。

    (九)务实推进和舆论引导的关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会做,也要会说,把握好务实推进和舆论引导的关系。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贯彻“知行合一”的理念?这是巨大考验。尤其是,许多国内企业、地方团体借助“一带一路” 一窝蜂走出去,可能败坏“一带一路”声誉,违反丝路精神。与此同时,中国还要帮助沿线国家做到“知行合一”,更好与中国模式对接。这就更难了。针对各种各样的误解和疑惑,正确、适时进行“一带一路”的舆论引导和塑造,就显得尤其重要。

    (十)国家总体目标和地方具体目标的关系

     习近平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既要确立国家总体目标,也要发挥地方积极性。地方的规划和目标要符合国家总体目标,服从大局和全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倒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来。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努力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

    的确,地方与中央同时发力才是建设“一带一路”带来双引擎。但在国内,地方竞争是常态,这也带来了国内“一带一路”热 ,但沿线国家政治体制不一,地方与中央关系迥异于我。“一带一路”的合作机制主要可以在地区国别和专业领域两个方面展开。地方政府、城市如何参与“一带一路”?成都和波兰罗兹之间蓉欧铁路的交流合作,为城市如何进行外事外交,树立了榜样。中国台湾地区也能从能源、物流等领域着手,通过进行两岸合作,带动更广泛的东亚地区合作。



                             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有限公司(一带一路门户网        

                                                             办公地址:重庆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
                                                             服务电话:023-67006228     13901152863
                                                             企业邮箱:edailu@edailu.cn
                                                             门户网站:http://www.edailu.cn/



  


征稿启事 | 摄影活动 | 图文故事 | 免责声明 | 隐私保护 | 服务项目 | 技术合作 | 职业发展 | 理事会 | 关于我们 | 领导小组 |  项目报送备案 | 我要咨询 | 我要投诉

网站名称:一带一路门户网
主办单位: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行政中心:重庆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26楼(渝中区人民路252号)
全国服务热线:13901152863(北京) 13308315638(重庆)
企业邮箱:edailu@163.com  464067221@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渝ICP备15000646号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备案号: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1484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备案号:915001123223910402
技术支持:总部城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Copyrights©2014-2024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门户网(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有限公司)



中央机构网站
地方人大网站
相关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