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古承今 一带一路上的陕西与世界的无缝对接 新闻中心 一带一路门户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抢先报

传古承今 一带一路上的陕西与世界的无缝对接
一带一路 www.edailu.cn 2017-06-26 来源:一带一路·重庆经济合作中心    点击:2233次

    

    古老的城墙,在西北的土地上蜿蜒。千年的陀运古道,穿过戈壁和沙漠,沿着丝绸之路,传递着古老的文明。时空风化不了丝绸之路上的歌声,在古老与现实之间,一带一路传承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


复合型非通用语种人才促进文化交流

    任职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波斯语教师佳乐是伊朗人,他在2008年9月来到中国华中师范大学学习历史,在读博士期间,走访了中国的很多城市和乡村,专注于研究波斯语对回族文化的贡献。提起为什么来到中国?佳乐告诉记者,他在伊朗的一所大学任教时,接触了很多中国留学生。可是他对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并没有那么了解,于是他决定来到中国,学习这里的历史文化。


    佳乐申请来到中国进行研究不久,妻子也跟随他来到中国,他的二女儿就在西安出生。他很幸运博士毕业后被中国的回民文化学者推荐到西安外国语大学任教。他说,“很多回民历史文化学者是通过英语进行研究,拿到的是二手资料,而他通过波斯语与中国学者的交流过程中,消除了很多误解。”佳乐在对中国的游历中,感受到丝绸之路悠久的历史,揭开了古老中国的神秘面纱。他目前已经有十几篇论文在伊朗发表,期待让更多伊朗人了解真实的中国。


    在教育部中央媒体团“迎接十九大 教育看变化”的陕西行中,记者了解到,佳乐所在的西安外国语大学通过开设新专业和复语教育等方式,十三五末将使学校非通用语种专业达到40余个,形成覆盖“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语言专业群,力争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非通用语种人才。


    据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姜亚军介绍,学校开设中亚学院,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国内教学实践平台。以“外语+专业”、“专业+外语”为培养模式,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开展语言服务,打造“一带一路”多语种语言服务平台。在“技术写作与编程”的课堂上,记者看到了该平台采用“计算机智能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多语种语言服务和多语种大数据分析服务。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

    无独有偶,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丝绸之路研究和文化交流活动。拥有百年积淀的西安交通大学聚焦国家建设发展的大格局,早在2015年就以大学丝路精神在全国高校率先发起并成立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吸引了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高校参与联盟,形成了跨世界5大洲的高等教育合作平台,引领并深化了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


    据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介绍,西安交大已在联盟框架下开展了各类实质性合作,推动盟校间成立若干学科子联盟,推动与盟校之间人才的联合培养;在联盟框架下,与外交部、商务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提供国际贸易往来决策咨询等,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欧亚地区的发展建设。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格局中,西安交通大学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3D打印个性化骨替代物设计制造、大容量开关电器、航空航天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和刀具等一系列科技转化成果,全力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在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告诉记者:“我们每年都举行国际质量研讨会,吸引‘一带一路’沿线的上百个国家前来参加,不断完善质量体系、传播产品标准。我们已在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开办相关的培训班,给他们介绍中国标准、中国法律。”


留学生的中国印象:中国人比我想象的热情

    西北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一样,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创新精神的百年名校。作为全国最早为中亚各国培养留学生的院校之一,2008年以来,学校每年来自中亚各国的留学生平均在300人左右。2014年,西北大学成立了中亚学院,面向中亚招收留学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培养复合型、技术性人才,开设中亚文明史、国际贸易、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七个专业。启动实施了“千人培训计划”,直接服务了“一带一路”建设,在中亚国家赢得广泛赞誉。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族学生马山在西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就读硕士研究生,他们家族100多年前从中国陕西迁到吉尔吉斯斯坦,马山经常听奶奶和爸爸提起中国,他对这个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充满了向往。“我来中国七年了,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人远比我想象的热情。我们国家靠近中亚,受欧洲文化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比较淡薄,来到中国有种回家的感觉。” 




采访中,记者与留学生们进行了短暂的交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李韩和马山开玩笑,“他在中国有很多女朋友。”“你们呢?”记者问到。旁边一位帅气的留学生说,“我是老司机”,流行的中文热词被他们运用得非常自如。

来自土耳其的留学生白振国因为想看到中国西部真正的样子,一个人坐了200多个小时到中国中西部的7个省份旅行,并整理出版了《21天中国行》一书。他在西北大学就读戏剧影视学。白振国对记者说,“研究生毕业后,我要留在中国工作,我准备开一家视频公司,用影视的方式加深两国人民的彼此了解。‘一带一路’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是让人受益的事情。”

法律智库为“一带一路”提供智力支持

在西北政法大学,全国首创的“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已拥有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带一路”图书资料信息中心,以及“一带一路”法律信息网,是西北地区开展“一带一路”法律合作交流中,最大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对外合作基地。

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王瀚介绍说,西北政法大学在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单独招收“一带一路”方向法学研究生,首建“一带一路”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课程体系。成立中国-亚欧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内首家针对“一带一路”中亚沿线国家开展法律培训的机构。今年,西北政法大学还与有关部门共同发起建设了“一带一路”与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律培训基地,为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提供重要的法律支持和风险防范培训。

陕西地处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也是“一带一路”的热点区域。据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建林介绍:陕西拥有欧亚论坛、上合组织论坛、自贸区等平台,积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目前西安交大发起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已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高校加入,西安交大、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相继成立多个中亚学院和丝绸之路研究院,并在留学生培养、小语种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积极打造全国丝路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陕西将发挥区位和科教资源优势,全方位推进丝路沿线教育合作交流。

征稿启事 | 摄影活动 | 图文故事 | 免责声明 | 隐私保护 | 服务项目 | 技术合作 | 职业发展 | 理事会 | 关于我们 | 领导小组 |  项目报送备案 | 我要咨询 | 我要投诉

网站名称:一带一路门户网
主办单位: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行政中心:重庆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26楼(渝中区人民路252号)
全国服务热线:13901152863(北京) 13308315638(重庆)
企业邮箱:edailu@163.com  464067221@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渝ICP备15000646号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备案号: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1484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备案号:915001123223910402
技术支持:总部城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Copyrights©2014-2024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门户网(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有限公司)



中央机构网站
地方人大网站
相关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