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市昌平区成功举办
11 月 18 日,由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共同主办,“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大会秘书处和北京昌平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市昌平区成功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院士出席大会。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孙东生,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秋俭,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大会。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孙东生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秋俭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
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李军,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北京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崔述强,沙特可持续发展协会创始人及董事会主席阿比尔•阿勒沙特,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主席里卡尔多•布西,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书记、未来科学城党工委书记甘靖中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颖冰主持开幕式。
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李军致辞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致辞
北京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崔述强致辞
沙特可持续发展协会创始人及董事会主席 阿比尔•阿勒沙特 致辞
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主席 里卡尔多•布西 致辞
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书记、未来科学城党工委书记甘靖中致辞
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刘颖冰 主持开幕式
应邀参会的还有来自阿尔及利亚、埃及、加纳、尼泊尔、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印度尼西亚、黎巴嫩、巴基斯坦、巴西、柬埔寨、蒙古等 15 个国家的学者和友人,以及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高校智库、文博机构、数字科技企业等领域的 400 余位中外嘉宾出席大会,共同围绕创新驱动、文明互鉴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大会现场
第三届“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大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以“国际化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文化科技新生态”为主题,聚焦前沿科技与文化创新的融合应用,旨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鼓励更多文化企业和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为增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提供重要载体,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科技新动能。
第三届“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大会,主会场的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梁艳主持。大会以文化科技主题戏剧展示《艺术与科学的千年之约》开场,并在中场播放 AI 视频短片《彩翼相通》,将科学与艺术、传统与数字的对话以新的表达方式呈现,体现了今年大会在文化科技融合上的进一步探索与创新。
主题戏剧《艺术与科学的千年之约》
AI 视频短片《彩翼相通》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原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家博物馆原馆长王春法,央视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央视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过彤,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尹毅,北京市昌平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倪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会长舒勇,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栗峥,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俞剑红以及腾讯云副总裁、智慧文旅负责人方腾飞等嘉宾围绕文化数字化战略、人工智能与文化资源重塑、文化计算与科技创新机制、智慧文旅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了精彩分享。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家博物馆原馆长 王春法 发表《从文化计算看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主旨演讲
央视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央视频公司总经理 过彤 发表《数智赋能创新 共建文化科技新生态》主旨演讲
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尹毅 发表《让科学的阳光普照艺术的天地》主旨演讲
北京市昌平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倪娜 发表《文脉沁润昌盛地 科创聚力未来城 绘就平原新城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新画卷》主旨演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会长 舒勇 发表《AI为舟,渡文明之河——在“一带一路”的广阔新场景中,照见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与人类共同价值》主旨演讲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 栗峥 发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方式与效应》主旨演讲
腾讯云副总裁、智慧文旅负责人 方腾飞 发表《以数智科技塑造丝路文旅发展新动能》主旨演讲
主会场发言结束后,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与腾讯云共同发布《数字新基建助力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创新研究》课题,双方拟合作研究通过数字新基建提升跨境文化体验、促进文化交流便利化的实现路径,以依托数字技术优势,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与文旅合作。
下午,大会还举办了五场平行分会场学术交流活动。
分会场一的主题为“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共促文明交流互鉴——暨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年度主题活动”,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承办。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林宇,埃及沙拉夫可持续发展基金会副主席法蒂玛•阿卜杜拉分别致辞。丝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是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凝聚中外民间力量,2017 年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倡议成立的民间组织,旨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民心相通”营造良好氛围、夯实民意基础。来自埃及沙拉夫可持续发展基金会、西班牙内布里哈大学、土耳其马尔马拉基金会、尼泊尔文化教育协会、阿尔及利亚丝路新闻网、巴基斯坦独立新闻通讯社,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等中外高校和机构的各国嘉宾,围绕共建国家科技创新实践,分享了自己对科技创新在推动共建国家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过程中的作用的看法和观点。
分会场一活动现场
分会场二以“国际视角下文物数据资源多场景应用与交互重构”为主题,由丝路规划研究中心承办。来自故宫博物院、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敦煌研究院、北京市昌平区明十三陵管理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珠海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凡拓数字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国际文化交流视域下的多模态文物数据库构建与活化应用,探讨结构化数据库与知识图谱的深度融合路径,以及文物数据的多维场景应用。
分会场二活动现场
分会场三以“文化架桥丝路,合作共绘新篇”为主题,由丝路规划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腾讯智慧文旅、北京时装周有限责任公司、荣程新智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老万年黄金珠宝有限公司、北京朱氏兄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剧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文化交流需求为核心,探讨了通过文化企业的资源整合与国际运营能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与文旅深度融合,鼓励更多文化企业和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路径、经验与探索。
分会场三活动现场
分会场四以“人工智能产业助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主题,由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和科大讯飞承办。来自科大讯飞、完美世界集团、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国联股份芯多多/文旅多多、广东数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影年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亦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飞渡科技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技术突破,探讨了人工智能产业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拓展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中的创新应用。
分会场四活动现场
分会场五以“数字戏剧——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为主题,由中央戏剧学院智能戏剧艺术空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系、数字戏剧系、意优万象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聚焦“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数字戏剧学科交叉前沿,围绕数字戏剧在学科建设与应用创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舞台艺术中的创造性转化等进行了探讨交流,并建言献策。
分会场五活动现场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本届大会不仅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提供了高水平国际交流平台,也为推动人工智能、数字文化等前沿力量融入全球文明互鉴注入了新动能。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持续深化,各方将在开放共享的数字生态中携手前行,共同拓展文化创新发展的全球空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